


教育制度化拨款踏入第4年头 槟首长今移交模拟支票予10所国民型中学
由 Buletinmutiara 于 2012年3月28日15:47 · 发布
(乔治市28日讯)槟州政府制度化教育拨款政策越推行越稳健,今年拨款获批速度比往年来得快。继在年初移交200万令吉拨款给5所独中后,槟州首长林冠英今日再移交总值78万3000令吉模拟支票给州内10所国民型中学。
槟州首长林冠英表示,今年度华小、国民型中学及教会学校的制度化拨款重点是维修或增设厕所,在经过审核后,州政府共批准了50万7500令吉,即650万令吉拨款中的大约7.81% 作为相关用途。
“厕所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之所以会被列为今年度的拨款重点主要是因为它的卫生问题对学生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我知道有些学校的厕所因年久失修而显得残旧不堪;不是门拴损坏,就是抽水器出现问题又或者天花板漏水,而阵阵的恶臭味,更是学生害怕上厕所的主因,宁愿憋着直到回家才解决。 ”
“这样的情况不能长久持续下去,因此,在槟州华教事务协调委员会、董家教及各区国州议员的合作下,我们优先考虑维修或增建厕所的申请,尤其是学生厕所,好让他们能在一个清洁及舒适的环境中求学。”
林冠英今日在槟州政府华教事务委员会顾问丹斯里陈国平及委员们陪同下,移交总值78万3000令吉模拟支票给10所国民型中学的代表,分别有槟城孔圣庙中华中学(10万令吉),槟城钟灵中学(10万令吉),北海钟灵中学(8万令吉),柑仔园修道院中学(9万令吉),恒毅中学(10万令吉),大山脚日新国中(5万5000令吉),槟华女中(3万5000令吉),菩提女中(10万令吉),圣心中学(8万令吉)及协和国中 (4万3000令吉)。
这是州政府第四度发放制度拨款,共有117所来自华小、国民型中学及教会学校分享这笔650万令吉的款项,每间学校获得的数额不一,最高的是43万令吉而最低的也有1万令吉,批准选项以急需为优先考量。
在该笔总值78万3000令吉的拨款中,其中10.22%用于修理因年久失修而漏水的屋顶;42.78%用在会构成安全威胁的用途上,如维修电缆或修补损坏的地板;21.46%用来提升课室或食堂的设备;而25.54%则用来购买如科学室等用具。
“我们尊敬的副教育部长拿督魏家祥上週六风尘仆仆地赶来给公巴養正小學“百里送准證”,正式批准该校的遷校申请,还喜孜孜地说才不過一年光景就快速批准遷校,一副特别开恩似的口气。我说魏副部长啊,你应该觉得惭愧才对,拖了一年才批准,还亏你是个教育部的第二把交椅。这本来就是你该尽的职责嘛!不但如此,教育部更应该直接拨款建校,因为教育是中央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学校的基本建设理所当然也应该由中央来提供。”
“不说你们不知道,今年度华协会就收到15份扩建或重建校舍的申请,其中两间学校更是全津学校。如果中央真的关心教育,就应该拿出诚意来,落实制度化拨款,而不是在靠近大选时才做记者会宣布这,宣布那。”
他表示,要知道州政府每年都把税收大笔大笔地缴进中央政府的口袋里,可是,钱送进去容易,急需要用时,要中央吐出来就困难了。远的不说,就谈最近建校的峇都丁宜培才华小和慕义总校,虽然曾多次向中央政府申请拨款,但是,等来等去,至今学校一分钱也没收到。而另一间全津贴的威中峇冬丁宜村华小,从2005年向中央申请拨款增建四层楼新校舍到今天,也同样没有下文。
“我和华协会主席章瑛国会议员已不只一次呼吁中央政府落实制度化拨款的措施,就像州政府现在所做的,把给各源流学校的拨款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案中,每年制度化地拨给这些学校,这才能真正地惠及莘莘学子啊!”
“州制度化拨款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进入第四年,我认为中央实在没有借口再拖延制度化拨款的举措,也希望中央不要再把纳税人的血汗钱当作国阵政府的政治筹码,把国民的教育及未来玩弄于手掌心。”
他也说,民联政府强调民主化教育,虽然资源有限,但是透过能干、公信、透明的施政方针,每年都能拨款给各源流学校,相对的,国阵政府掌控着国家大量的资源,却没有善于利用,致使一些学校因课室不足,只好安排学生在图书馆或礼堂上课,其中槟城美以美女子小学的学生,就被逼窝在货柜箱内求取知识。
“这种情况不该发生在一个富裕的国家包括我国,而这种向国阵政府乞讨或委屈求全的文化更应该即时纠正过来。因此,我再次呼吁中央政府向州政府看齐,实践制度化拨款的政策,而不该為了国阵的政治前途而漠视学子们的未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